KPK軌道起重機使用時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證產(chǎn)品作業(yè)時安全、可靠。因此,在產(chǎn)品研發(fā)時,大部分企業(yè)都使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技術對產(chǎn)品進行剛度、強度校核,計算部件的安全系數(shù),以保證產(chǎn)品的安全。也有一些工程師和科研人員對起重機系統(tǒng)進行多體動力學建模和仿真分析,不過建立的模型比較簡化,無法準確模擬軌道式起重機的性能,其主要原因是:無法建立軌道式起重機相關部件準確的多體仿真模型,具體為:
(1)輪軌接觸模型。軌道式起重機的特點之一就是車輪和軌道之間的輪軌接觸。之前的仿真案例通常使用幾何體實體接觸方法來模擬輪軌接觸問題,該方法仿真精度不夠,接觸力波動較大,無法準確模擬輪軌之間非常平穩(wěn)的接觸關系。
(2)齒輪嚙合模型。軌道式起重機中包含多個齒輪減速器,齒輪減速器模型的精度會影響起重機的傳動精度。之前的案例通常是使用幾何體實體接觸方法(不能考慮齒輪時變剛度因素)或者簡化的齒輪嚙合方法(不能考慮齒輪修形等因素)來建立齒輪傳動模型,無法準確地模擬減速器齒輪傳動的性能和特征。
(3)鋼絲繩模型。鋼絲繩建模和仿真一直是多體仿真建模的難點,很常見的方法是采用離散剛體方法模擬鋼絲繩,這種方法建模工作量大,一般是工程師使用腳本編程方法來實現(xiàn),不適用于初級工程師。
KPK軌道起重機的產(chǎn)品結構有以下特點:
(1)車輪軌道行駛。起重機的大小車都是行駛在軌道上,車輪與軌道之間的輪軌接觸直接承載作業(yè)載荷,其行駛性能直接影響起重機的作業(yè)性能。
(2)鋼絲繩傳動。起重機提升機構通常使用的是鋼絲繩傳動。卷筒轉動時,吊鉤隨鋼絲繩在卷筒上的纏繞或放開而上升或下降。
(3)齒輪傳動。起重機是通過電機驅動和控制。在大車移行機構、小車移行機構以及提升機構中都包含電機,電機經(jīng)齒輪減速器驅動作業(yè)部件。